
氣泡袋全攻略:種類、尺寸、厚度怎麼挑?
Share
氣泡袋是電商與包裝不可或缺的防護材料,但市面上種類、尺寸、厚度繁多,該怎麼選才對?本篇從結構原理、常用分類、厚度選擇到規格表與品質檢測,讓你一次搞懂氣泡袋選購的所有關鍵!
氣泡袋基本構造原理
氣泡袋由兩層PE塑膠膜夾氣泡組成,氣泡層能吸收外力衝擊,有效防止商品碰撞損壞。常用於電商寄貨、易碎品、3C零件與文創小物等包裝。
氣泡大小分類
- 小氣泡(約6mm):適合輕薄、表面易刮傷商品,如飾品、化妝品、CD片。
- 中氣泡(約10mm):提升防撞力,適用陶瓷、玻璃、3C配件等較重物品。
- 大氣泡(約20mm):重物或高價值大型商品,搬家或精密儀器運送常見。
厚度規格詳解
- 20µm:一般輕量物品(如飾品、紙類、服飾配件),成本最低,防護力基礎。
- 40µm:防護力提升,適合3C配件、玻璃小物等有一定重量的商品。
- 60µm以上:重度防護,建議用於陶瓷、玻璃器皿、精密儀器或重物運送。
常用尺寸規格表
氣泡袋尺寸(cm) | 建議用途 |
---|---|
10x15、12x18 | 首飾、化妝品、小3C、票卡 |
15x20、18x25 | 手機殼、相框、小型電子零件 |
20x30、25x35 | 書籍、文具、服飾配件 |
30x40以上 | 大型零件、家電配件、易碎大件 |
選擇決策指南
- 依商品體積與重量挑尺寸,預留1-2cm緩衝空間。
- 根據商品易碎性決定氣泡大小與厚度。
- 重物、精密品選大氣泡+厚規格;輕薄小物選小氣泡+薄規格。
- 考慮運費與存放空間,避免尺寸選太大。
成本效益分析
- 薄規格(20µm)成本最低,適合大量輕物品。
- 厚規格(40-60µm)雖單價較高,但損壞率低、降低退貨風險,長遠更省。
- 大尺寸批發單價有明顯折扣,採購可依主力商品需求混搭。
品質檢測要點
- 觀察氣泡是否均勻、充氣飽滿,表層無破損。
- 抽樣測試抗壓力與回彈性,檢查有無漏氣。
- PE材質透明度與觸感均勻,無異味或雜質。
挑對氣泡袋,能提升包裝專業度與商品安全,也能降低損耗與退貨風險,是每個電商不可忽略的小細節!